成公教育旗下网站-【考考公务员网】(www.kkgwy.com)更简洁易记!

考考公务员网

首页 > 申论 > 申论真题

申论真题

201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(A卷)

2016-04-17 22:26:29申论真题949 收藏
[!--smalltext--]

 ④第一代农民工是上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后,生产效率提高,地不够种了,劳动力有富余,同时农民又有了自由支配劳动的权利,于是一部分农民就出来打工。当然,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在乡镇企业打工,亦工亦农,离土不离乡。时至今日,这一代农民工早已人过中年,除了少部分具有技术专长或管理能力的人成为企业经营者,大部分人已回到农村。因为是“洗脚上田”,进厂务工,他们应该算作第一代农民工。

  第二代农民工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农民,随着90年代我国经济快速发展,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而外出打工。这部分人是目前农民工中数量最多的,是我们重点研究和政策针对的农民工主体。外出进城打工是这代农民工有别于上代农民工的显著特点,他们一般都有10年左右的打工经历,大多在建筑业、加工业、服装业、出口企业打工。这部分农民工的城镇化走向是不同的:一部分有技能、有管理能力的人成为企业生产骨干,留了下来;还有一部分有文化的女工也留了下来,不少嫁给了城里人;但仍有很大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,挣了一些钱而选择回乡。

  近几年,农民工队伍中出现了一个新群体,就是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工,当然,模糊一点,也包含80年代末出生的,可统称为“90后”,他们算是第三代农民工。最近几年新增加的农民工主要是这部分人,他们基本是进城打工,估计有4000万人左右。

  “90后”农民工有别于前两代农民工的主要特点是:第一,他们从来没有种过地,对土地没有父辈那样的感情,对农村没有父辈那样的依恋。这是其最鲜明、最突出的特点。他们进城打工,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生存需要,而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,把打工作为寻求进城的机遇和途径。简而言之,他们出来打工根本就不想再回农村。第二,这批人都念过书,具有初中文化,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具有高中文化,因为有文化,再加上他们是在电视机、手机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,比较了解外部世界,知道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,城市文明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。到城里不管干什么都比在农村好,是他们比较坚定的信念。第三,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独生子女,有些就是上一代农民工在城里生的孩子。他们较之父辈,生活是优越的,没有挨过饿,没有受过冻,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有概念。因此,他们在城里打工,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。第四,他们心理平衡度较差,难以接受“被歧视”。他们的父辈进城打工,尽管遇到了很多困境,吃了很多苦,有很多不如意,比城里人干得多却挣得少,有时还遭人白眼。但通过纵向比较,总觉得比在农村好,比其他农民好,因而比较能够接受城里的不公平待遇。而新一代农民工受现代开放社会影响,已经具有了朴素的但有时又有些盲目的平等和民主的观念,对城乡差距、一城两制现象不认同。他们要求和城里人一样平等就业、平等享受公共服务,甚至得到平等的政治权利。现在开始增多的劳资矛盾以及农民工维权的呼声和事件,无不与此有关。

  ⑤与第一代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最后返乡的经历有很大的不同,第二代农民工中的大多数打算通过多种途径尽量留在务工地。武汉大学农民工课题组调查显示,第二代农民工中欲“通过打工,争取留在城里生活”的占42.4%,“不愿意回乡干农活,想过城里人的日子”的占15.2%。如果把两者定义为“倾向于留城者”,则其比例高达57.6%,即第二代农民工中有一多半打算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生活。《广东省青少年发展报告》也证明了这一事实。《报告》指出,27.4%的农民工希望在务工城市买房定居,50.2%的表示“干得好,愿意呆下去”,甚至高达62.6%的梦想着未来做老板,而打算“干几年回家”的只占两成。

  与父辈相比,第二代农民工少了与农村的血脉联系以及对农村作为归宿的认同,多了对融入城市的渴求和能力。“宁可饿死在城里,也不会再回农村”已成为他们的“共识”。但父辈遭遇的“特殊性”、“边缘性”却在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扩展放大,使这一代人的境遇更为尴尬;他们主动“抛弃”了农村;却因为隔膜和歧视,又被城市所拒绝。